![]() 一种血培养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培养瓶,包括瓶体和第一盖体,所述瓶体顶部设置有瓶口,所述第一盖体具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从瓶口伸入瓶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瓶胚注塑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口顶端的瓶壁处设置有凹槽,并在凹槽底部设置有瓶胚注塑口,这样就不会再血培养瓶底部留下注塑口的痕迹,使得血培养瓶的瓶底平面,整体光洁,没有任何注塑口留下的疤痕,当从瓶底进行数据采集时,数据不会受到注塑口疤痕的干扰。 公开号:CN214334962U 申请号:CN202023346690.6U 申请日:2020-12-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玉持 申请人:Chongqing Minla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1N33-49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培养瓶。 [n0002] 血培养是一种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 [n0003] 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血培养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载体。 [n0004] 在现有技术中,市面的血培养瓶,都是在瓶底布置注塑口,血培养瓶在成型后不可避免的在瓶底留下了注塑疤痕,而在临床上血培养仪器都从底部采集瓶底颜色的变化数据,这个在血培养瓶底部的疤痕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现有的临床血培养瓶中,存在着因密封效果不佳缓慢渗气的现象。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培养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的血培养瓶,都是在瓶底布置注塑口,血培养瓶在成型后不可避免的在瓶底留下了注塑疤痕,而在临床上血培养仪器都从底部采集瓶底颜色的变化数据,这个在血培养瓶底部的疤痕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现有的临床血培养瓶中,存在着因密封效果不佳缓慢渗气的现象的问题。 [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培养瓶,包括瓶体和第一盖体,所述瓶体顶部设置有瓶口,所述第一盖体具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从瓶口伸入瓶体内部,所述瓶口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瓶胚注塑口。 [n0007] 优选的,所述一种血培养瓶,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方,所述第二盖体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盖体。 [n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体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n0009] 优选的,所述瓶口的瓶壁处顶端侧面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环状凸起结构中部。 [n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体包裹住所述第一盖体并卡接于所述环状凸起结构。 [n0011] 优选的,所述一种血培养瓶,还包括第三盖体,所述第三盖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上方,所述第三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 [n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三盖体材质为塑胶。 [n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材质为橡胶。 [n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凹槽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 [n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血培养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6] 1.通过在瓶口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瓶胚注塑口,这样就不会再血培养瓶底部留下注塑口的痕迹,使得血培养瓶的瓶底平面,整体光洁,没有任何注塑口留下的疤痕,当从瓶底进行数据采集时,数据不会再受到注塑口疤痕的干扰; [n0017] 2.通过在血培养瓶口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盖体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凹槽形成配合装配,形成了迷宫型密封结构,比单纯的端面密封效果更好。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瓶口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对比示意图; [n0022] 图中: [n0023] 100、瓶体;200、第一盖体;300、第二盖体;400、第三盖体;500、对比瓶底;600、瓶底;101、瓶口;102、凹槽;103、瓶胚注塑口;104、环状凸起结构;201、第一凸起结构;202、第二凸起结构; 501、对比第一盖体;50、对比瓶体。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26]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培养瓶,包括瓶体100和第一盖体200,瓶体100顶部设置有瓶口101,第一盖体200具有第一凸起结构201,第一凸起结构201从瓶口101伸入瓶体100内部,瓶口 101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102,凹槽102底部设置有瓶胚注塑口103。 [n0027] 进一步地,一种血培养瓶,还包括第二盖体300,第二盖体300设置于第一盖体200上方,第二盖体300用于紧固第一盖体200。 [n0028]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300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n0029] 进一步地,瓶口101的瓶壁处顶端侧面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104,凹槽102设置于环状凸起结构104中部。 [n0030]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300包裹住第一盖体200并卡接于环状凸起结构104。 [n0031] 进一步地,一种血培养瓶,还包括第三盖体400,第三盖体400设置于第二盖体300上方,第三盖体400与第二盖体300固定连接。 [n0032] 进一步地,第三盖体400材质为塑胶。 [n0033]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200材质为橡胶。 [n0034]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200设置有与凹槽102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202,第二凸起结构202与凹槽102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 [n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括瓶体100、第一盖体200、第二盖体300、第三盖体400,瓶体100的顶部设置有瓶口101,瓶口101的瓶壁处顶端侧面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104,凹槽102设置于环状凸起结构104 中部,第一盖体200具有第一凸起结构201,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凸起结构 201从瓶口101伸入瓶体100内部,其中第一盖体200设置于瓶口101的上方,第二盖体300设置于第一盖体200上方,第三盖体400设置于第二盖体300 上方。 [n0036] 如图2所示,第二盖体300包裹住第一盖体200并卡接于环状凸起结构 104,第三盖体400设置于第二盖体300上方,第三盖体400与第二盖体300 固定连接,第三盖体400与第二盖体300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卡扣连接、胶粘连接、一体成型连接,其中第一盖体200设置有与凹槽102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202,第二凸起结构202与凹槽102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凹槽102底部还设置有瓶胚注塑口103。 [n0037] 如图3所述,瓶体100的顶部设置有瓶口101,瓶口101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102。 [n0038] 如图4所示,图中左侧为现有技术中市面常用的对比血培养瓶,其包括对比瓶体50、对比瓶底500、对比第一盖体501,由于对比瓶体50的注塑口一般开设于瓶底500处,所以瓶底500处会留下注塑疤痕,且对比瓶体50顶部设置的对比第一盖体501通常采用平面密封型橡胶盖,图中右侧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培养瓶,与之对比,第一盖体200设置有与凹槽102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202,第二凸起结构202与凹槽102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凹槽102底部还设置有瓶胚注塑口103,在制作血培养瓶的瓶胚时,高分子材料在注塑机的模具上通过瓶胚注塑口103注塑,然后通过后续的吹拉工艺之后最终成型,由于瓶底600没有注塑口的痕迹,在血培养瓶成型后,血培养瓶的瓶底600整体光洁,没有任何注塑口留下的疤痕,当从瓶底600进行数据采集时,数据不会受到注塑口疤痕的干扰,而且第二凸起结构202与凹槽102 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有效防止了因密封效果不佳缓慢渗气的现象出现。 [n0039]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n004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血培养瓶,包括瓶体(100)和第一盖体(200),所述瓶体(100)顶部设置有瓶口(101),所述第一盖体(200)具有第一凸起结构(201),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01)从瓶口(101)伸入瓶体(100)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101)的瓶壁处顶端设置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底部设置有瓶胚注塑口(10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盖体(300),所述第二盖体(300)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200)上方,所述第二盖体(300)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盖体(20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00)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101)的瓶壁处顶端侧面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104),所述凹槽(102)设置于所述环状凸起结构(104)中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00)包裹住所述第一盖体(200)并卡接于所述环状凸起结构(104)。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盖体(400),所述第三盖体(40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300)上方,所述第三盖体(400)与所述第二盖体(300)固定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体(400)材质为塑胶。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00)材质为橡胶。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血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00)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02)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202),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02)与凹槽(102)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472797B2|2009-01-06|Container for collecting and storing breast milk CN214334962U|2021-10-01|一种血培养瓶 CN209695205U|2019-11-29|一种防凝固的末梢血采集管 CN210432542U|2020-05-01|一种金针菇生长培养透气瓶 CN205443285U|2016-08-10|一种体液培养瓶 CN206729900U|2017-12-12|颈戴式动物采血装置 CN210528954U|2020-05-15|一种密封性好的培养瓶及培养瓶盖 CN214357305U|2021-10-08|一种便携式小型哺乳动物样品分类储藏盒 CN2460526Y|2001-11-21|便携式食用菌菌种瓶 CN207031429U|2018-02-23|一种用于药物抗菌试验纸塑料培养皿 CN214694230U|2021-11-12|一种细胞培养瓶 CN214361337U|2021-10-08|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 CN213388658U|2021-06-08|一种细菌群相培养试剂瓶 CN214397978U|2021-10-15|可放置镊子的广口瓶瓶塞 CN208769840U|2019-04-23|带防护帽的一次性无菌咽拭子 CN201228121Y|2009-04-29|带盖包装用软管 CN206334122U|2017-07-18|一种防胀气奶瓶 CN214318460U|2021-10-01|一种药品分类储存式医用托盘 CN212232446U|2020-12-29|一种测量袋栽食用菌包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CN209338541U|2019-09-03|支原体双相培养瓶 CN209848926U|2019-12-27|一种植物病原微生物保存试管 CN213974975U|2021-08-17|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用试剂瓶 CN213475975U|2021-06-18|一种新型的菌种液体计数培养瓶 CN214493784U|2021-10-26|一种护肤品包装罐 CN214650319U|2021-11-09|一种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帽塞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346690.6U|CN214334962U|2020-12-31|2020-12-31|一种血培养瓶|CN202023346690.6U| CN214334962U|2020-12-31|2020-12-31|一种血培养瓶|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